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卷第 I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欠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如云“贞求年于岳”“求年于大甲十牢祖乙十牢(用十组猪牛羊祭拜大甲,用十组猪牛羊祭拜祖乙)”。此类现象主要表明 A.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B.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较早 C.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D.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2.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记载:“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形式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集体耕种 D.土地兼并3.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其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皆沿袭这一制度。推行盐铁官营制度的目的是 A.稳定国家物价水平 B.控制商业经营规模 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抑制商人牟取暴利4.“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产物;它常用三种基本色:黄、白、绿作为釉彩。”该陶瓷是 A.东汉青瓷器具 B.汉代绿釉陶器 C.宋代白瓷枕 D.唐三彩5.均田制下,“贵者有力可以占田”。唐代中叶,“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这说明唐代中叶后 A.政府鼓励地主进行土地兼并 B.土地的经营方式更加多元化 C.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得到遏制 D.地主主要依靠强权占有土地6.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唐宋以来,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亦被称为“瓷路”。这反映出中国 A.瓷器技术高度发展 B.瓷器外销地位日益重要 C.丝绸贸易逐渐衰落 D.瓷器种类增多,产量提高7.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五代藩镇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贩易,所过皆免其算。既多财,则务为奢僭……国(北宋)初,大功臣数十人,犹袭遗风。”这反映了五代至宋初 A.重农抑商的基本政策动摇 B.出现了官吏与商人勾结的现象 C.中央官员的商业意识浓厚 D.官吏经商助长了朝廷奢靡之风8.康熙年间,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白海边的渔民、乡民,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摆卖鱼虾、桨橹等商品的圩市,房屋店铺逐渐成行成市,称为“移民市”。后来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并刻“宜民市”石匾(如下图)。宜民市的设置源于 A.南方工商业市镇全面繁荣 B.康熙帝重视缓和满汉矛盾 C.海禁政策使大量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