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练(六)(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解析 战国时期由于诸侯混战,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并不尖锐,故 A 项错误;这些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铁犁,未提到牛耕,故 C 项错误;这些农具的使用说明农业生产工具在不断改进,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故 D 项正确。答案 D2.(2018·全国卷冲刺押题卷)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泥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灌溉工具“水车”,这有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故 B 项正确。答案 B3.(2019·重庆调研)据史载,唐代后期皖南山地的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四川九陇人张守珪,有茶园在仙君山,“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工者杂处园中”。这说明当时( )A.茶叶种植成为主要的农事活动B.茶叶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的产区C.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解析 据“业于茶者七、八”“召采茶人力百余人”可知该地区形成了专业化的产区,故 B项正确。答案 B4.(2019·河北张家口摸底调研)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 73 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 5 里,东至王江泾镇 6 里,北至平望镇 15 里,西至震泽镇 30 里,南至南浔镇 50 里。这表明当时( )A.工商业市镇已开始兴起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D.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解析 据材料“该府市镇达 73 个之多”可知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发达,表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 B 项正确。答案 B5.(2019·广东惠州一调)有学者指出,古代城市修建的外在空间形态受王权至上的权威严格限制,然而这种权威却难以制衡人性的内在力量,人们往往不自知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关怀。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城市手工业发展 B.坊市界限的突破C.工商业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