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贯通训练(六)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贯通训练(六)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4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贯通训练(六)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4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贯通训练(六)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4
通史贯通训练(六)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驻香港总领馆下属新闻处动员和策划内地赴港流亡知识分子创作大量文学作品,主题主要是华人青年丧失革命信仰、“流亡者”逃离内地投奔“自由世界”这两类,如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这种现象说明( )A.中美意识形态对立扩展至文化领域B.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C.“一边倒”政策加剧美国对华敌视D.思想文化宣传成为冷战的主要手段解析:选 A 通过题干中的时间点“20 世纪 50 年代”及“主题主要是华人青年丧失革命信仰、‘流亡者’逃离内地投奔‘自由世界’这两类”可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扩展至文化领域,故选 A 项;“两大阵营”指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题干中只是提及了中国和美国,排除 B 项;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采取对华敌视态度,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排除 C 项;冷战的主要手段为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而非思想文化宣传,排除 D 项。2.下图为沈今声等创作于 1954 年的宣传画,这一作品( )A.旨在引导农民投身于农业生产B.意在宣传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反映了变革年代中的社会动员解析:选 D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图中画面的对比及文字可知,这个宣传画主要是用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合作化,故排除 A 项,D 项正确;宣传画的作用在于对比个人与集体劳动的差异,而不是强调共同富裕,故 B 项错误;1954 年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故 C 项错误。3.1960 年 7 月,李富春同志在研究 1961 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同年 8 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 )A.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B.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C.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D.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解析:选 C 针对“大跃进”运动中基本建设规模过大,为调整国民经济而实施的“八字方针”中的“充实”是指充实轻工业、压缩基本战线规模,故答案为 C 项。A 项属于“提高”的内容,排除;B 项属于“调整”的内容,排除;“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排除 D 项。4.1953 年至 1955 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贯通训练(六)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