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 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时间:2017 年 10 月 19 日下午 2:10-3:40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据《史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D.扩大了国家疆域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日益腐败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容足之地的。“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绝对顺从和孝敬。正如《孝经》中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根源于下列哪一个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君主专制4.《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5.著名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对“政”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中央集权 B.郡县制度 C.保甲制度 D.焚书坑儒6.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7.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8.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