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 13 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时空坐标单元主旨(1)古代中国农业世界领先,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历史悠久,三种经营模式并存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古代中国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城市中商品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统治者继续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同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逐渐在世界大潮中落伍。第 13 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点 1 发达的古代农业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生产技术——由粗放生产到精耕细作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时期工具 发展状况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出现犁壁和播种工具——耧车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1)两汉是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概念阐释]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二、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特点① 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