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发展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依据图中信息:带“贝”的文字大都与商业有关,由此可判断出贝是货币。答案:D2.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 )A.商朝人善于经商B.春秋时范蠡经商C.商鞅变法的规定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商朝人善于经商,留下了这个形象性的称谓。答案:A3.(2015·重庆学业水平测试)《墨子·贵义》载:“商人之四方,市贾倍蓰(倍,一倍;蓰,五倍),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流动性是商人的特点B.行商有时是有风险的C.获取利益是商人追求的目标D.商人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商人之四方”可知其流动性大;由“市贾倍蓰”可知商人获益较大;“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讲述的是商人即使遇到困难,也依然会去经商。D 项与材料无关。答案:D4.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 )A.飞钱B.柜坊C.票号D.邸店解析:通过题干中“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表述,可知此机构为柜坊。答案:B5.(2015·陕西学业水平测试)张生在街口听完说书后,又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据此判断张生最早应该生活在(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由材料“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说明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现了夜市,故张生最早应该生活在宋朝。答案:D6.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到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唐代时夜市时间受到限制,宋代打破对夜市时间的限制。其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先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因此政府调整管理方式。答案:A7.(2015·岳阳高一检测)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