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文科)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共 50 分)1.汉代水利有比较好的发展。当时的农民创造的“井渠”位于今天的( ) A.四川 B.新疆 C.陕西 D.河南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状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3.下组图片所示内容,主要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生产目的是( ) A. 宋代官窑 B. 家庭手工业 .C.明朝机房 D.江南制造总局4.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②新技术不容易推广③ 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 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下列不属于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A.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B.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C.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广泛使用白银6. 清朝前期某县志记载:“生齿日繁,习文事者比旧加三分之一,趋末者比旧加五分之三,此则人浮于地,地实不足于养之故也。”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商业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 B.农业从业人员与此前相比大大减少 C.人口压力下社会发展出现新动向 D.土地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承载力下降7.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中国古代不变的经济政策8.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的弊端 B.外贸无利可图 C.倭寇日益猖獗 D.“海禁”政策的恶果9.“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集体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于( ) A.1919 年-1949 年 B.1949 年-1956 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