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型中指定材料,中模拟跌落测试如果在您正使用或手机时有人碰到了您的胳膊,而使设备不慎跌落到地上,这时如何才能保护设备的工作零件?或者,当码放储存罐的吊车不慎将其跌落,储存罐的结构会发生什么情况?到目前为止,要了解此类意外情况的结果,需要对所研究的结构进行破坏性物理测试,或者执行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和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而这种复杂的分析更适用于模拟汽车碰撞。在中,设置跌落测试就像设置其他任何算例一样。用户打开一个算例,并将其命名为“跌落测试”。然后,如果尚未在用户需要输入材料;可以为装配体中的不同零部件指定不同的材料。随后转到设置菜单。在设置算例时,用户可以选择指定跌落高度(即冲击距离)或冲击速度,这些可以通过在跌落测试之前执行的运动学算例来确定。如果选择高度算例,则需要指定从物体的重心(或物体中心)还是从物体的底部进行测量,还要输入重力的方向(或物体跌落的方向)。如果指定跌落高度,程序会自动计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地板或物体跌落到的其他表面的默认角度垂直于重力。但是,用户可以更改角度,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输入关于掉落物体落到地板上时发生的任何摩擦的数据。这种摩擦取决于物体跌落到的物体表面的材料,例如沥青或混凝土。而且,会假设默认地板比跌落的物体要硬(或刚度大)很多。用户可以将地板更改得柔软一些,并指定其刚度—木质地板与铺着地毯的地板的刚度不同。通过指定装配体中可能相互接触的各个零部件的表面,例如,用户可以模拟在碰撞后这些零部件之间的交互作用A.在碰撞后进行观测或者求解需要多长的时间碰撞后的求解时间以微秒为单位。总持续时间取决于物体在反弹后经受所有可能的冲击应力之前所经历的时间。如果用户要研究任何二次碰撞,应该将该时间计算到持续时间内。当所研究的物体撞击地板时,冲击点处会形成应力波,该应力波会传到物体的另一端,然后再传回来。这种效果类似于将石头扔到池塘中时水面的波纹效果。模拟软件会在内部计算此应力波在物体内部传递若干次的时间,并假设所有主要的应力事件都在该时间内发生并被捕获。设想一下玩具滑翔机的机头首先着地的情况。应力波会从撞击地板的滑翔机机头产生,然后传递到机翼和机尾。如果要研究二次碰撞,则模拟需要运行相当长的时间。一个简单直观的示例就是下面所示的玩具汽车,它跌落时后轮先着地,接着是前轮,这样就会有首次和二次碰撞。为什么要在中运行跌落测试?如何从结果中选择要保存的时间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