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1。Def 品德:广义的品德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狭义的品德专指道德品质。2。对道德的理解分为两类:内在品质、行为规范和原则。3。品德与道德、德性的关系是什么?答:从品德与道德的内涵看,品德与道德相似,可以说两者是“内"与“外"的关系,即道德存在于社会领域,品德存在于人的心里。德性是内在的东西,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4。品德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答:四要素+道德需要+道德境界。四要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5。个体品德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答:① 先依从•此时个体并非真心愿意,而是处于外在的奖励或惩罚而遵守道德规范。② 再认同。此时个体在认识,情感,行为上与规范保持一致,从而自愿地遵守规范。③ 最后信奉。此时个体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规范本身的价值,将规范内化,作为个人价值体系的一部分。6。额叶:专门负责道德发展的神经中枢。7。道德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答: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在生活中,道德为了生活。生活为道德提供了后天的可能性.8。儿童生活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① 儿童生活是“身体生活"。儿童主要用身体进行活动,体验生活。② 儿童生活是“本能生活”。儿童在生活中并不刻意追求什么,也没有什么规划和设计,他们本能的嬉戏,游戏,玩耍,好奇,想象,探究,充满童真,他们生活在其中,乐在其中.③ 儿童生活是“日常生活”。儿童咋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建立情感性关系,以自身的兴趣爱好重复着他们的游戏等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他们对世界、人、道德等方面的自身体验。9.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是怎样的?答:① 关系性生活•儿童生活中主要有三种关系:亲子、师生、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是基础与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师生、同伴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② 活动性生活。主要有三种: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叙事活动。③ 学习性生活。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④ 社会性生活。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2相应的公德。10。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道德教育是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② 道德教育作用于品德结构各要素,能够帮助儿童获得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示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③ 道德教育激发道德需要与道德境界,促进人的“觉解”唤醒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