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方案 监测方案设计 1、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现场调查走访和对已有资料的收集整理,目前二郎镇场镇、各灾害体的监测资料极为匮乏,对二郎镇场镇的整体稳定是否在产生位移、各滑坡地质灾害体的变形是以怎样的形态发生,均停留在定性认识阶段,缺乏足够的监测数据支撑,不利于系统掌握场镇的整体稳定性和滑坡体的变形特征,开展监测任务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在调查过程中,当地群众多次提到二郎镇是否位于一古滑坡体上的询问,为查清二郎场镇的整体是否存在位移,以解决当地群众的担忧,亟需采取适当的监测手段来辅助判定二郎镇是否在整体滑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二郎镇是否为古滑坡体历来说法不一,二郎镇多为地质灾害多发场镇,多位地质专家曾对二郎镇地质灾害进行过现场调研,观点不尽相同,通过本次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平台,查清二郎镇场镇的整体稳定性,解决困扰地质人员多年的地质难题,监测是最直接的手段,结合其他手段共同完成该项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2、监测内容 对场镇整体稳定性的监测主要查明场镇的表部和深部位移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场镇整体稳定性和各滑坡变形的内在联系,主要监测内容为:场镇深部位移监测、场镇表部位移监测、地下水监测和降雨量监测。 深部位移监测 1、深部位移监测体系与斜坡变形的关系 深部位移监测采用活动式测斜仪,测斜仪是通过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夹角变化量,来监测土、岩石和建筑物的侧向位移的高精度仪器,它可以测定钻孔内各个部位的水平位移,以判断岩体产生位移的部位、大小和方向,定期的观测可获得时间与位移及位移速率等关系,综合岩土边坡的开挖、回填、建筑物的构筑等施工因素以及降雨、地下水位等相关因素与位移的关系,可以判断岩土 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设计、施工、工程处理提供依据,同时为预报险情提供参考资料。 自动化监测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 1)仪器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探头、有深度标记的承重电缆和读数显示仪组成。 2)测斜导管:垂直埋设在需要监测部位的岩体里面,并与岩体连成一体,导管内壁有互成90°的两对凹槽,以便探头的滑轮能上下滑动并起定位作用。如果岩土体产生位移,导管将随岩土体一起变形。观测时,探头由导轮引导,用电缆垂向悬吊在测斜管内沿凹槽滑行。当探头以一定间距在导管内逐段滑动测量时,装在探头内的传感元件将每次测得的探头与垂线的夹角转换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