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7 年版高中课程标准颁布后,学科核心素养进入大家的视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成为热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明确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017 年在全国开始使用的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 和“语文要素” 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形式,想要兼顾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但是,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好统编教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待于教学这个环节的改革。因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指向素养的教学,是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 基于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新教学设计,试图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的样本和新的模型。新教学聚焦“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 ,努力实现三大转变:第一,从语文知识点的线性排列、分点训练、单篇课文的教学走向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摒弃知识取向、教师讲授、操练为主的傳统教学模式,走向在真实的语文生活中,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的深度学习;第三,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工具、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 一、大单元:从素养出发的完整的语文学习方案 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对学科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提出了挑战。就课程性质而言,语文学科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的语言建构中培养起来,在真实语言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是育人目标在语文学科里的具体体现,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语文素养的获得,需要在一个完整的、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方案中展开。这样完整的学习方案,必定不是我们熟悉的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一次次写作训练,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单元学习活动。这里所倡导的“单元设计” 与原来的教材内容单元有所不同,正如崔允都教授在《如何依据核心素养开展单元设计》中所说,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或者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大单元设计需要教师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厘清单元的核心目标与学习内容,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组织符合当下学生发展需求的语文活动,展开即时智能多元评价,统筹协调主题情境与任务,促进语文素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