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校名称里水小学执教教师林友纯课程内容人教版第 45、46 页内容课程学时1 课时所属学科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 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 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相对于整数而言, 分数概念较为抽象而且有多种理解方式。分数并非是可以通过计数活动得到的一个数,而是一个代表了两个量关系的相对量,并且可以从部分—整体、测量、比、算子和商等多个角度加以理解。 从整数到分数, 学生的数学学习将要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整套教材将分数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让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和五年级下学期分别学习。三年级上册主要是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从“部分—整体”的角度感受和直观认识分数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五年级下册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在“部分—整体”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测量、比和商等角度认识分数的含义;探索分数的性质及四则运算的方法。“分数的意义”是整个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分数的现实来源,从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出发,帮助学生领会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概念。 这一部分内容还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单位“ 1”与分数单位。本课内容是学习了三四位数的加减法的估算和一位数乘除法的估算后学习的,是属于估算学习教学中综合运用结构的教学。本课内容是属于数的概念的教学,教育价值是让学生经历聚类分析的过程,即通过大量的材料感知 —寻找不同中的相同 —归纳提炼和抽象命名,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为数的概念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模式参考。2、学生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 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从“部分—整体”的角度感受和直观认识分数的含义。这一节课将在此基础上, 帮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分数, 归纳分数的意义,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 且比较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