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课改时期,一切皆新,何以适应?唯有不断学习。学习强震球老师教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学习黄爱华老师课前激趣和分散教学难点的能力,学习夏青峰老师课堂活动的精彩创设,学习王凌老师知识拓展和延伸的思考,学习华应龙老师自如的课堂调控。通过学习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点思考:一节好课要做到“趣、实、活 ”。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总的设计思路为:操作中体验知识产生的现实意义;活动中掌握新知;讨论、互助中巩固新知并拓展新知。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优差互补的良好学习方式。努力做到“趣、实、活 ”。一、趣在课前游戏,趣在师生互动,学生操作趣在其中。精彩的课前设计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这节课我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确定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是理解一个整体,也即单位“1”。精设课前游戏“说一不 二”,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很好地分散了单位“1”这个教学难点。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师生互动,如:猜笔盒中几支笔这个活动等。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这节课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量木棒,画图形、摆木棒等。学生全体参与,学习情绪高涨。二、精设课堂活动,让学生扎实学好新知,并延伸新知。课堂活动 1: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数产生的意义。备课始时,我总想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分数。“分数的产生 ”这部分教材是不是可以略去不用?网上很多教学设计中都略去了这部分内容。但是深入地分析教材在这安排“分数的产生 ”的编排意图后, 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体验分数产生的现实意义才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欲望。 知道了为什么要学,才能自觉地学好新知。这部分教材不能略去,所以设计了用一米长的绳子量木棒的活动。让学生亲历分数的产生。课堂活动 2:独立思考,看部分画出整体,理解“一个整体 ”。让学生看占1/4 的三角形画出总的图形,这个隐藏的整体除了已学的一个三角形四等分,一个平行四边形四等分,能是四个相同的三角形四等分吗?让学生的智慧相互碰撞,辩论、分析、归纳出 “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1 份或几份数用分数表示”发展为 “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 1 份或几份数用分数表示 ”。突破了教学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活动 3、小组合作、优差互助,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