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后的处理经检疫合格或除害处理合格的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或国内动物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具相应证明,加盖验讫印章,给予放行。经检疫不合格的,应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分别作出封锁、隔离观察、退回、扑杀并销毁、高温以及其它处理方式。一、动物检疫处理的基本原则1、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证放行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2、对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应贯彻预防为主和就地处理的原则对染疫动物、动物产品不能运出产地,就近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动物在运输中发现疫病时,可以在防止传播的条件下,运往最近的隔离场或屠宰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具体处理中,应根据疫病的不同种类和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销毁、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无害化处理(bio-safetydisposal):是指用化学、物理及其他方法消除染疫动物、动物产品病害因子的强制措施。生物安全处理: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适用于染疫动物、动物产品及污染的运载工具、垫料、污水、污物及其他有关物品。(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处理1、运送运送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应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器,装前卸后必须要消毒。2、销毁(1)使用对象:①确认为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梅迪/维斯那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山羊关节炎脑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炭疽、鼻疽、狂犬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肉毒梭菌中毒症、羊猝狙、马传染性贫血病、猪螺旋体痢疾、猪囊尾蚴、急性猪丹毒、钩端螺旋体病(已黄染肉尸)、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鸭瘟、兔病毒性出血症、野兔热的染疫动物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②病死、毒死或不明死因动物的尸体。③经检验对人畜有毒有害的、需销毁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④从动物体割除的病变部分。⑤人工接种病原微生物或进行药物实验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⑥国家规定的其他应该销毁的动物和动物产品。(2)操作方法①焚毁:将病害动物尸体、病害动物产品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碳化②掩埋本法不适用于患有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以及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染疫动物及产品、组织的处理。具体掩埋要求如下:a)掩埋地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b)掩埋前应对需掩埋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实施焚烧处理;c)掩埋坑底铺2cm厚生石灰;d)掩埋后需将掩埋土夯实。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上层应距地表1.5m以上;e)焚烧后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表面,以及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3、无害化处理(1)化制①适用对象:除以上销毁使用对象规定的动物疫病以外的其他疫病的染疫动物,以及病变严重、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的动物的整个尸体或胴体、内脏。②操作方法利用干化、湿化机,将原料分类、分别投入化制。(2)消毒①适用对象除以上销毁使用对象规定的动物疫病以外的其他疫病的染疫动物的生皮、原毛以及未经加工的蹄、骨、角、绒。②操作方法a)高温处理法:适用于染疫动物蹄、骨和角的处理。将肉尸作高温处理时剔出的骨、蹄、角放入高压锅内蒸煮至骨脱胶或脱脂时止。b)盐酸食盐溶液消毒法:适用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可疑被污染和一般染疫动物的皮毛消毒。用2.5%盐酸溶液和15%食盐水溶液等量混合,将皮张浸泡在此溶液中,并使溶液温度保持在30℃左右,浸泡40h,1㎡皮张用10L消毒液,浸泡后捞出沥干,放入2%氢氧化钠溶液中,以中和皮张上的酸,再用水冲洗后晾干。也可按100mL25%食盐水溶液中加入盐酸1mL配制消毒液,在室温15℃条件下浸泡48h,皮张与消毒液之比为1:4。浸泡后捞出沥干,再放入1%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以中和皮张上的酸,再用水冲洗后晾干。c)过氧乙酸消毒法:适用于任何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