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2.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4.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1.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如:二氧化碳、氧气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如:Na+通道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主动转运分类:(1)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钙泵、碘泵(2)继发性主动转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3)由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类: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①受体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②激活与受体耦联的G蛋白③激活G蛋白效应器④产生第二信使⑤激活或抑制依赖第二信使的蛋白激酶或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是一种与细胞内侧G蛋白的激活有关的独立的受体蛋白质分子。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具有耦联受体和激活效应蛋白的作用。第二信使:将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达给细胞内的靶蛋白的小分子物质。第二信使有:cAMP、肌醇三磷酸、二酰甘油、环鸟苷酸和Ga2+等;第一信使:就是激素。3.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细胞的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反应(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的能力。刺激:引起细胞、组织或机体产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的反应(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时,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刺激三要素: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变化率。细胞兴奋时的兴奋性变化:绝对不应期:完全丧失兴奋性,对任何↓刺激均不产生反应;相对不应期:兴奋性开始恢复,低于正常,↓较强刺激能引起反应;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较弱刺激能引↓起反应;低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