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凤冈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理县长廖其刚(2011年11月30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过去五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沉着应对、顽强拼搏,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雪凝和夏秋连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变危机为动力,用机遇鼓舞信心,把凤冈推向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过去五年,是全县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的五年2011年,预计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7亿元,是2006年11.97亿元的2.2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41:12:47调整为30:22:48。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48亿元和1.55亿元,是2006年0.71亿元和0.44亿元的3.49倍和3.52倍。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是2006年0.5亿元的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亿元,是2006年4.6亿元的4.85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84元和4100元,是2006年8142元和2110元的1.61倍和1.94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8.3亿元和16.1亿元,是2006年9.83亿元和4.91亿元的3.89倍和3.24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亿元,是2006年3.94亿元的2.46倍。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3.47万人以内。——过去五年,是全县产业建设快速推进的五年生态农业蓬勃发展。茶叶产业异军突起,建成茶园25.19万亩,完成有机茶申报认证30819亩,实现产值3.8亿元,凤冈锌硒茶成功跃入“贵州三大名茶”之列。烤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五年累计完成烟叶收购69.78万担,完成产值4.8亿元。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建成优质粮油生产基地28万亩,其中有机水稻基地20313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0万吨左右。以莲藕、金银花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建成有机莲藕基地1万亩。畜牧产业成果丰硕,“以场带户”模式全面推广,大鲵养殖势头强劲,畜禽养殖规模扩大,完成肉类总产量19.58万吨,认证有机皮蛋325万枚。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6个。五年来,在农业领域获得了“中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名茶之乡”等诸多殊荣。·3·生态工业加速发展。黔北新能源、西部水泥厂、同济堂贵茶公司、净宇生物公司、万发缫丝厂等骨干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以茶叶、稻米、禽蛋等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规模壮大。碳酸钡、龙纹石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有力推进,凤冈有机生态型工业园区列入全市“10+7”工业园区,彰教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工业发展的战略性布局初步形成。五年来,新增规模企业16家。2011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亿元,年均增长37.6%。生态旅游和商贸业稳步发展。充分利用永安优美的生态环境,高起点策划的生命产业特区启动建设。“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西部茶海之心”——永安田坝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成功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茶文化节、春茶开采节等系列活动,凤冈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五年来,共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物流、商贸、餐饮、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房产开发等行业蓬勃发展,城乡市场繁荣稳定。——过去五年,是全县基础设施快速夯实的五年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旧城改造有序推进,新区建设基本成型,城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实现县城扩容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19.6%提高到28%。完成“四在农家”示范点建·4·设243个,惠及农户31800户,黔北民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分别完成2900户和5537户。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河闪渡大桥建成通车,杭瑞高速(凤冈段)、河闪渡码头建设有力推进。五年来,建成通乡油路142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1060公里,修建桥梁58座,完成13道渡口设施和9个乡镇客运站建设,“8”字型公路网全面形成。水利建设得到新加强。以列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为契机,水利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