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3、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2、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横线处内容让学生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讨论、回忆。教师归纳、明确。)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 ā 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1)注音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芦荟(huì) 芋梗汤(yù ɡěnɡ) 解剖(pōu)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瞥(piē) 深恶痛疾(wù) 烂熳(màn) (2)释义。 绯红:鲜红。 诘责:质问并责备。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无礼。逊,谦逊。1 托辞:借口。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2、听读课文,要求学生给题目添加修饰词,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具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3、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