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组织的领导力2017-03-31李瑞波本文1200字,阅读约4分钟动员组织: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旅程中,吸引并激励他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当一个领导者面对宏伟的目标,令人心潮澎湃的战略,怎样让整个组织燃烧起来,发出最大的能量高效的达成?如果你既有激情、方法又有实现伟大目标所需要的人才,但似乎仍不能将整个组织带往正确的方向,那么作为领导者的你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不能让事情有所进展,最终你就不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做什么呢?你需要看看“动势法则”,掌握运用领导者最好的朋友:动势。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动势指的是因气势、势头、冲力产生出来的能量。这个概念最初应用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赛事,势头总是对球队的表现产生影响。只有领导者才能创造出动势。追随者只是追随着这些动势。而动势一旦产生出来,行政人员就能让动势持续发展壮大。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它所带来的益处。但创造动势却需要一个有思想、能组织优秀团队并激发他人的领导者来完成。如果领导者还要寻求他人来激发自己,那这个组织就有麻烦了;“如果无法创造出动势,不如趁早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吧。”动员组织的四个条件:1:清晰表达2:约定条件3:兑现承诺4:持续保持我们先看看四野在东北的动员吧:大姑娘小媳妇根本下不了炕,全家就一条裤子,大家轮流穿着出门,大地主占有了90%多的土地,利滚利高利贷使占人口90%以上的农民,不仅没有一尺地,而且,身负八辈子也还不清地主的高利贷,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佃农缴纳不起地租后,只能向地主借高利贷,最低也是每年70~80%的利息,十年下来,借一个银元要还270个银元,无地的农民世世代代永远地彻底沦落为地主的奴隶。解放军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彻底解放东北农民时,能得到老百姓极大的拥护,当时,北满才1000多万人口,就有近50万农民参加解放军,都是爹娘送儿女,媳妇送老公上前线打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近50万人支援解放军,随军搞后勤,担架队,粮草队,家家户户给解放军送粮送人。柳传志:1987年前后,我们从香港直接进了500台IBM的PC机,当年赚了很多钱,跟销售部说如果你们完成一定营业额和利润后,可以提一定的比例。结果销售大大超出预定指标,奖金高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国家有一个制度,叫“奖金税”,只要发给员工的奖金超过3个月工资的那部分按300%缴税,一旦缴这笔税我们公司就玩不动了,当时有三条道路:其一,把奖金发了、税交了,来年运营资本确实受到较大影响;其二,跟大家讲“情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且我们之前也的确不知道税的问题,大家也会原谅,但以后你说话的分量会大打折扣;其三,不太好的做法,就是直接发现金不入账,很不幸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到广东找了一家科学院试验工厂的企业,这家企业经常能倒腾出现金。我们将几十万奖金发放后,员工们都很高兴,认为领导很守信用。但第二年便东窗事发,因为那家广东科学院别的业务出事了,顺带查出这个事情,我完全认错。后来不太惭愧的原因是,国家很快把奖金税改了。后来我们说什么话,员工都敢往前冲,当然踩红线的事情不要做,但确实因为诚信,很多事情让员工有了深刻认识。面对未来的态度:动员组织是为了“未来”,让组织面对未来寻求解决方案。而非纠结在问题,及责任追究。解放战争期间,有188万国民党军人,8000多日本航空兵、医务人员参加“解放军”。不纠结于原来的阵营、立场,这些人很多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争。辨别:自燃型、点燃型、阻燃型在企业中,员工可以分为3类:*自燃型员工,一般占员工比例的10%。这类员工自己就会燃烧,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事情主动性极强,极其敬业,无须你在后面煽风点火就会烧得很旺。对待这类员工,最好的做法是给他们搭建越来越大的平台,让他们海阔天空的不断发展。*点燃型员工,一般占员工比例的70%。这类员工最为常见,他们需要别人点燃,典型的特点是做事情需要别人推动,需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激励,对他们进行点燃,他们被点燃之后也能烧得很旺。这类员工是作为领导特别需要下功夫去引导激励的。*阻燃性员工,一般占员工比例的20%。在公司总有这样的一群人,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