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为先,行为重(反思总结) 知为先行为重 ——“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之反思 2009 年注定是难忘的,从 8 月开始,我有幸与本校另 7 位老师一起,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这是一次跟以前根本不一样的培训,网上开班、网上点名,一切都让人耳目一新,在学习的方式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在版块设计上,培训体系分为“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班主任育人与管理”六大模块,涵盖了班主任工作的全过程,内容则涉及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各个方面,案例故事、对话班主任、对话专家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探讨,让我接触到很多教育智慧,得到很多巧妙的实际技巧,同时我还学以致用,所谓“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实践中更加感受到培训的实效性,下面就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尊重:礼仪立人,和谐立班 礼仪立人,和谐立班。这是我学了第一课《“打招呼”与尊师爱生》最真实的想法。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坐卧有礼,出行有礼,宴饮有礼,寿诞有礼,婚丧有礼,嫁娶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人的一生,无时不讲礼,人活一世,无处不有礼。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礼是乡里庶族的规范,礼是立身处世的准则。传统礼仪中,尊老爱幼、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等原则至今仍值得提倡。开学了,一声声稚嫩无瑕的“老师好。”“老师早。”“goodmorning。teachernie。”唤起了时隔两个月的那份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校园又恢复了以前的欢欣与热闹。但是有一个新同学,他叫文鑫,他不与其他同学谈笑,也从不跟老师主动打招呼,开始我以为他不适应,可一周过去、两周过去,还是这样,并且我发现,他一直都没有交作业,好多同学都“盯”着他。但是,我并没有在全班点名批评他,并有意每天坚持与他打招呼,抽他回答问题,给他以鼓励,似乎根本没有什么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有一天,在他上厕所的第 1 页 共 3 页路上,我把他叫住了,我说:“文鑫,你怎么不交作业呀。”他说:“我没有作业本。”我说:“没有你说一下,可以找同学借,老师也可以帮你的。你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给老师讲嘛。”说着我掏出一元钱借给他,他说:“不,我有。”然后就匆匆跑了""又是一个星期一,照例同学们都交上了作业,我特别观察了文鑫的。交上了,并且在作业本后面附上了一封信:聂老师,我错了。我以前一直很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