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 1949-1949-19551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本课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1 、知识目标: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2 、学习过程及方法:•( 1 )阅读课文,了解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内容及各自的影响。•( 2 )讨论探究“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 3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的内容。•( 4 )阅读有关材料,分析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5 )查阅资料,组织辩论“弱国有无外交” 探究一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 ? 一、背景一、背景世界形势的变化世界形势的变化世界形势的变化世界形势的变化新中国提出外交原则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探究二 : 新中国初期提出怎样的外交方针 ? 外交方针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另起炉灶”““ 一边倒”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追踪探究 : “一边倒” 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否矛盾 ? 探究三 :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建树 ?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949.10—1950.10 与 17 国建交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 1949 年 12 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 年 2 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说一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完善及意义。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我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 160 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 50 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50 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