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秋长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第 1 课时课题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教学目的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句。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 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识自然、观察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一、回忆旧文,引入新课。1、引导回忆:从《自然之道》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引入:《自然之道》中的”我们”自作聪明地“帮助”小海龟,不按自然规律行事,结果好心办了坏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自以为是的官员,他的一项愚蠢的命令,给一座森林带来了灭顶之灾。二、自主学习《“打扫”森林》1、 组织讨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2、 布置学习第一篇短文,要求掌握字词,读通课文。3、 提问:文中的官员发布了一个什么命令,导致了怎么的结果?4、 引导:文中哪句说话明了森林被毁的原因?5、 组织谈话:结合这段语句,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森林的生态平衡是怎样被破坏的。三、揭题引入:1、 板书课题,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人类也有自己的老师。2、 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 提示:人们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示,1、解释“道”阐述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的道理。2、准备学习新课。 1、 围绕阅读提示 讨 论 学 习方法,明确学习任务。2、 自由朗读,同 桌 互 相 抽认 生 字 词 和课文。3、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4、 找出并朗语句。5、 分析枯枝败叶。1、 齐读课题。2、 质疑:“人类 的 老 师 ”提取《“打扫”森林》和《自然之道》的相似处,以设疑,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开放性地设 计 教学,让学生在自主解疑中提升自己。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1惠阳区秋长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发明了雷达,那么,蝙蝠算不算是人类的老师呢?四、自主学习《人类的老师》1、 布置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边读边思考:人类的老师是谁?人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提问:文中介绍了哪几位人类的老师?3、给出两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