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手脚,把课堂让给学生——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反思商州区金陵寺中学 杨铁锋 课堂教学中,任何一位教师都想让自己的课精彩生动。诚然,一节经过精心安排的课,有完整的教学结构,严密的逻辑组织,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默契恰当的师生配合,最终会取得让人一目了然的教学效果。然而,经过这样事先设计好的课,它的结构是固定的,课堂模式变化小,学生思维片面单一,师生如同在上演着一台虽未经彩排但却是可以预知结果的戏,其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近功,而难收远效。为了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固有羁束,展开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妨放开手脚,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来完成一节哪怕是很“糟糕”的课。当然,让学生自己实践并不是让教师置身事外,而是让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探讨和解决问题。如爱因斯坦在手工课上所做的小板凳,不是教师告诉他如何做,而是他自己去想象、去构思、去摸索、去试验、去操作、去完成。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及教师做的完美,但那是他自己的成果,必然有其个性特色。将精彩留给学生,全班将会有几十个精彩;教师事先设计了课堂模式,将只能造就几十个相同的模板。我在给学生上《圆的周长》这一节课时,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只是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量出它的周长,并在下一节课上来给大家演示测量办法。结果到了第二节上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圆形模具和测量工具(有的同学还准备了好几件)。开始上课了,我首先问学生1什么是圆的周长?学生的回答很踊跃:有用语言叙述的;有用手势比画的;有用自己带来的模具示范的……最后大家共同讨论归纳出圆周长的概念。接下来测量圆周长的表演开始了,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各显神通:有做记号测量的;有用滚圆的方法测量的;有通过车轮转速来计算测量的;有将圆的周长变曲为直测量的;有的同学说让一只蚂蚁围着圆爬行一周,用蚂蚁爬行的速度乘以它爬行的时间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还有一位同学说称出一米铁丝的重量,再称出他自己用铁丝做成的哪个圆的重量也可以算出圆的周长……结果,这节课上“砸”了——下课铃响的时候,学生的表演还没有结束,而且表演过的同学又有新招,还想来第二次。最后只好通过一节辅导和一节自习课(和该节课共三节)才算结束。然而本节课的收效是很大的。第一,学生自行摸索、描述、归纳出圆周长的概念。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