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总结报告 同志们: 在我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总结表彰会。非常感谢省委常委胡苏平部长、张平副省长亲临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总结两年来的实地调查工作,表彰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鼓励全省“三普”工作者,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继续做好第三阶段的资料汇总工作,全面完成国务院部署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总结报告。 一、我省实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于 2007 年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从 2008 年开始组织实施了第二阶段工作,即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实地调查,这是 5 年中最艰巨、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全省各级普查领导机构组织普查人员 1500 多人,历时两年,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全省的实地调查任务,今年4 月初又提前完成了省级验收。据统计,全省 11 个市 119 个县(市、区)、1403 个乡(镇)、街道办,30000 多个行政村(居委会)调查到达率为 100%。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5575 处;其中新发现 37824 处,复查 17751 处。从分类上看,共登记古遗址 11205 处,古墓葬 4249 处,古建筑 28640 处,石窟寺及石刻 3365 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7640 处,其他 476 处。许多乡土建筑、传统民居、工业遗产、农业遗产、交通、水利设施等重要新发现,首次纳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可参与性,见证了百年 xx 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凸显了“为了明天,保护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按目前的统计排名,我省的调查登记总量位居全国第五。我省的调查质量,据国家文物局“三普”办对全国调查数据的抽查比较,在全国领先,尤其是我省的普查技术线路、质量控制措施和验收方法在全国也具有第 1 页 共 8 页示范意义。 二、我省实地调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首次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文物保护基础性工程,覆盖全省,规模巨大,文物理念新,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环节连续,时间节点明确,对全省各级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工作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回顾总结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取得的成绩,我们感慨良多。 一是文物普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成员单位的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