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如何编写导学案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夸美纽斯——题记思考: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预习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编写高质、实用的预习导学案。 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 3-4 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