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阶段性总结 首先,连环画是以完整连续的故事情节为其主要表现的内容,并以生活背景作为创作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们对自己需要创作的故事情节有个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清楚故事发展的整个经过,更应该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前提,往往,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就是连环画创作的第一幅画面。学生只有对这些都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创作。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往往是最吸引读者的一大看点。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书上、网上或一些杂志上获得一些故事情节,可以以身边发生的一件事作为创作题材,也可以在童话故事中捕获故事情节诶,还可以把民间流传的经典故事作为创作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加工,修改,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呈现出来。 其次,创作连环画还需要另外一个硬件条件,那就是要有高难度的造型表现技法和相应的绘画表现技巧,扎实过硬的绘画基本功则是欲叶茂先培土于根的工作。所以教师在平时的美术课教学中要不断的渗透一些准确的造型技法,如何才能把自己心目中所想象出来的人物、动物等造型准确的呈现于画面上,这离不开手上的硬功夫,更离不开老师日复一日的培养和锻炼。当学生能够把自己脑海中所勾勒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来时,对学生本人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动力。当他们刚刚尝到成功的喜悦知识,一种继续下去的动力也会油然而生,并伴随着学生们直至把整个作品制作完成。当学生们的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是,也是老师内心繁花似锦之时。但连环画在实践教学中也出现过这样的一幕:学生沉迷于自己想象的产物但却怎么画也不满意。这时,则需要老师饶有耐心的帮助学生把这个形象再现出来,并及时、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动力。如果学生想把自己设计的具体形象绘制的夸张一些,则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改进,直至满意为止。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社会现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们的观察角度也有所不同,挖掘人物心理的深度大大提高,并且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会有所差异,并且逐步倾向于写第 1 页 共 14 页实主义,会把具体的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而绝非仅仅停留在表层阶段来反映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此时学生们的意念与表现上就会出现矛盾,而行为情境化模拟与作文情境化感悟能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唤起学生的遗觉记忆,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创作中传神地来表现自己意念中的形象。 最后,连环画在课堂中的实践和应用收到的预期的理想效果。不仅得到了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