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尝试创造行为的案例分析一、背景:幼儿期是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从而开发幼儿的创造素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幼儿非常喜欢动手,如果没有可供操作的材料,幼儿的兴趣就无法转化为行为,也就谈不上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活动区应投放美观、新奇、具有适度挑战的游戏材料供幼儿操作、尝试,这样既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可以满足幼儿创新表现的欲望。幼儿的尝试创造行为是幼儿心理活动的物化,必然受自身心理因素的支配,而幼儿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善,任何干预都会使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一些变化。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慎重地控制自己,以观察为主,记录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使其成为对幼儿动态评价的第一手材料。幼儿依照他自己的“大纲”发展着,教育者任何不当的干预都会影响他们发展的进程。教育者应多一些理性,不做不受欢迎的“闯入者”,不做画蛇添足的“多事者”,努力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幼儿不断地尝试“第一次”,用理解的、欣赏的目光专注他们,默默地支持他们,时时、处处为他们的成长服务。二、案例描述:早上来园,冬冬看见活动区的桌上有一盒新材料,便停顿了下来。新材料是 1—9 的数字拼图:每个数字用不同颜色的塑泡纸制作在黑色的底板上,并被分割成几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幼儿将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镶嵌在同色的边框图内,便能拼出相应的数字。冬冬在桌边随意摆放了一会儿图片,似乎明白了怎么玩法。他首先选出了一个蓝色边框的底板,然后在图片盒中翻动着。不一会儿,他挑了一块蓝色的拼图对着边框镶嵌着,当看到图片与底板吻合时,接着查找第二块蓝色的图片镶嵌。等他完成了三块蓝色图片的镶嵌时便拼出了数字“3”,冬冬有些高兴,把拼好的数字“3”放在一边。接着又拿了一个黄色的底板,然后寻找黄色的图片,与刚才不同的是,他找到一块黄色的图片后,并没马上镶嵌,而是将图片捏在左手,右手继续翻找黄色的图片,当他确信盒子中再没有黄色图片了,便将手中黄色的图片镶嵌出了数字“4”。冬冬又用同样的方法拼出了数字“6”和“1”。接着,冬冬又开始寻找紫色的图片进行组合,他摆弄调整了好一会儿总感到不对劲,原来盒子内有深浅不同的两种紫色,而冬冬却把它们混杂在一起了,于是他把两种紫色分开,拼出了不同深浅的“2”和“7”。完成了几个数字的镶嵌后,冬冬似乎悟出了一个小小的规律:数字和底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