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版第八册 67~68 页《除法的意义》2 、教材简析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在前三年半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里在已学的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和讲减法的意义一样,教材也是通过三道应用题为载体,从除法和乘法的联系概括出除法的意义。教材对 1、0 在除法算式的特性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其中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这部分知识是教学难点,以后在学习分数、约分、比等知识时经常要用到。3、学情简析所授教的是四年级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推理、验证、归纳等能力。另外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笔算和口算除法,并会进行简单的验算。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大量的探索性平台,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学习知识。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理解除法的意义。(2)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等能力。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转化思想。5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6 、教学程序 (一)在生活的信息中,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1 、采用聊天的形式引入(师生相互猜测年龄,得出两条信息;教师今年 30岁,学生今年 10 岁)2 、通过以上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数学问题?(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 3 倍)3 、让学生从这三条信息当中任选两条,并提出一个问题。(1)学生今年 10 岁,老师年龄是学生的 3 倍,老师今年多大?(2)老师今年 30 岁,学生今年 10 岁,老师是学生年龄的几倍?(3)老师今年 30 岁,是学生年龄的 3 倍,学生今年多大?4 、指明学生列式并计算。【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中,感到特别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并在出示应用题时改变了以住的呈现的方式,使应用题的出示更能体现出计算来源于实际,并将计算与应用题巧妙整合在一起。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铺垫。】(二)在观察比较中概括除法的意义(1)观察这三道算式,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① 先说出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因数、因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