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新农村建设整体大会讲话 同志们: 一、提高认识,发扬成绩,正确把握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 我市新农村建设自 2006 年起步,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已由“试点”转向“整体推进”阶段。三年来,我市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建设思路,突出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布局,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建立健全了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完善和加强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实行了市级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包保帮扶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二是新农村整体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三年来,共启动建设省、地试点镇 2 个,各级试点村 135 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覆盖面达到 44.5%。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22 亿元,平均每年投入7.3 亿元,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 888 万元;省、地两级包保部门帮扶资金 1100 万元;市、乡两级财政投入资金 1.5 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建立完善了帮扶工作责任制。全市共建立了 26 个市级领导联系点,111 个部门包保联系点,形成有效帮扶工作机制。三年来,各级包保部门帮扶和社会捐助资金总额达 7500 万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 563 万元,合计占新农村建设总投入的33%。去年,市财政列支 1200 万元用于兑现新农村建设奖励和以奖代补,通过实施以奖代补、表彰奖励等措施,调动了乡村集体和农民群众自我投入的积极性,激发了帮扶部门和企业支援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四是构建了比较系统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建立稳定增第 1 页 共 8 页长的投入机制、调动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共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 25 条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各部门也研究制定了配套政策措施,从建设规划、村庄布局、用水用电用地政策和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为今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是制定了科学的建设规划。完成了全市 24 个乡镇(街)、303 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普查工作,根据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