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2017 年 7 月 8 日 为期 5 天的赴延安党校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感悟良多,我反思、我深受启迪,催我奋进。 “心口啊,莫要这么激动跳,黄土啊,莫把我的眼睛遮住了,他们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到延安去,到中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被延安的神圣和伟大深深地折服着、吸引着;被当年不辞万里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的豪情震撼着、召唤着。 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后,我一直策划着到延安去,到毛主席等老革命前辈卓越艰苦奋斗了 13 个春秋的地方去;到习近平总书挥洒着青春汗水的梁家河去。 终于,2017 年 7 月 2 日我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踏上了去延安的旅途,飞跃两千多公里,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圆了到延安去的梦想。 延安,我来了。我看到了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巍峨庄严。我看不到当时的滚滚延河水,却体会到了红区当年沸腾的革命热情。而今和平建设年代的延安古朴、端庄,一如老区的人民。 从西安出发到延安,要走五个小时的车程,校车沿着山路一路颠簸,眼前掠过的逶迤的黄土高原,却没有想象中的漫天黄沙,丘壑纵横,也没地理书上讲的水土流失严重,却是一片苍翠欲滴,时而迎面闪过一片片挂满果实的果林,一块块绿色的稻田,像绿色的海洋展现在面前。玉米、高粱如列阵的步兵,整装待发。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氤氲的雾气笼罩着山洼,寂静的四周只有鸟雀偶尔飞过,没有歌曲中的漫山遍野的牛羊,却是一个优雅的世外桃源。莫非这就是当年三五九旅的杰作,为了反封锁,毛泽东号召延安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沟凿渠,拓荒种田,把没有人烟的荒山改造成的小江南。我不禁由衷地感慨,人类的伟大,佩服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奇迹。 第 1 页 共 3 页 我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的艰苦卓越奋斗的历程;我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增强了党性修养;我提高了学习欲望,我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补课,重新认真地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基础理论,学习党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