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伟大的转折》中的“四渡赤水”有感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最近中央电视台一套在播放《伟大的转折》,一般的女娃都不喜欢看打仗的战争片,但我喜欢看,可能从小就受哥哥姐姐的影响,在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只有不辞辛劳跑很远到其它村看电影,每次看了回来,第二天几兄妹就上演电影里的故事情景,印象最深的是看完《智取威武山》,小哥哥就找来披衫,站在床的中间,把蚊帐放下来,然后由姐姐们报幕,“杨子荣来啦”一下子把蚊帐拉开,只见小哥哥两手叉腰,大摇大摆的走着,嘴里还念着台词,像杨子荣的样子,威风凛凛,开始他的表扬,从那时起,就慢慢喜欢看英雄革命战争片,只要邻村的放电,就会屁颠屁颠跟着去,看又看不懂,就一直问“这个是好的还是坏的”,跟着里面的情景紧张、兴奋、高兴、 难过······ 《伟大的转折》主要讲述的是中央工农红军从 1934 年 12月进入贵州到 1935 年 5 月出贵州期间,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转战黎平、强渡乌江、智取遵义、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粉碎了数十倍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最终重获新生的故事。它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以赤诚初心和坚定信仰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战胜强敌,创造奇迹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立新中国历程上的最为伟大的一次转折。 其中的战役四渡赤水,从前也看过《四渡赤水》的影片,印象及其深刻,四渡赤水战役时间是从 1935 年 1 月 19 日-1935年 5 月 9 日,历时三个多月,当时红一方面军不足 3 万人,而中央军是 8 个师,湘军 3 个师,滇军、川军 15 个旅桂军、黔军6 个师,是我军数十倍的军力,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国军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对手,这次战役共歼敌 1.8 万余人,俘敌 3600 余人,从而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粉碎了国军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第 1 页 共 2 页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四渡赤水,巧妙运动、出奇制胜,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真正体现了毛主席用兵如神。周恩来总理就说:“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四渡赤水,是他的一次精彩表演,令全党全军衷心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