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补齐短板,既是需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体力活”,更是考验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的体“脑力活”。找短板,需要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集体参与,缺一不可。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成党委政府的实践命题、重大考题,考的是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是一种攻坚破难、披荆斩棘的气势。查找短板,其实也是查找党委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短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只有思想解放,行动才会解放。找补短板,是一个“刮骨疗伤”的过程,尤其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破解一系列短板,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要登高望远,认真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仔细分析外界的机遇和挑战。许多短板是多年的沉疴宿疾,要补齐补好,不能指望按部就班,必须创新方法。要举一反三、抓纲带目,聚焦“六大短板”中的根本性、引领性问题,持续发力,从而撕开口子带动全局。补短板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建立清单机制,明确补短板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能量化则量化、能具体则具体,确保结果可考核、责任可追究。 短板往往都是“硬骨头”,要把短板补齐补好,需要良好的作风作保障。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动员各级党员干部以学促干,转变作风,在补短板工作中当好第 1 页 共 7 页先锋。各级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焦点、触碰利益核心,遇到困难不退缩、有了阻力不停顿,以“钉钉子”的精神,啃下“硬骨头”,拔掉“拦路虎”,切不可当“老好人”“圆滑官”,做“老好人”。补短板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服务下延、力量下沉。要全面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各级干部适应转型升级发展新形象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向“庸、懒、散、慢”问题开刀,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能。 【篇二】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了我党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