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后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利生教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导入,以严密的逻辑理论,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传统紧密结合,阐述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整场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内容翔实,融学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案例分析,既有历史的思考,又有现实的透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通过这场讲座,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争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践行者和示范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正是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党的提出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反映了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复兴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深刻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勾画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富强民主文明”这一表述,为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所沿用。十六届六中全会则首次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 1 页 共 4 页 富强,即民富国强,就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裕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要坚持共同富裕观,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盛起来也永远不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