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谓](1)称作,叫作;(2)是。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尤]尤其。[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回]曲折、迂回。[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开]这里指消散。[辄(zhé)]就。[意]情趣。[寓]寄托。[霏(fēi)]雾气。[归]聚拢。[暝(míng)][晦]昏暗。[芳]香花。[发]生长、开放。[时]季节。[负]背。[伛(yǔ)偻(lǚ)]驼背。[洌]清澈。[肴(yáo)]荤菜。[蔌(sù)]菜蔬。[杂然]纷纷地。[陈]陈列,摆放。[丝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指音乐。[弈]下棋。[酣]尽兴地喝酒。[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已而]不久。[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述]记述。二、阅读探究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5. 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8. 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 写山和泉有什么作用?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绍了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10.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为文末设伏。11.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