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深刻理解方程组解的意义,并会利用解的概念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模型,进而感受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够判断一个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点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意义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的理解和转化能力.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 1 鸡兔同笼问题.活动 2 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优点.活动 3 巩固练习.活动 4 解决问题小结与作业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引导学生讨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等概念.应用提高、拓展创新,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复习巩固、归纳总结.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引导学生讨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等概念活动1问题:(投影)一个农民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多少只?教师提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曾在好几个世纪里引起过人们的兴趣,我想这个问题也一定会使每一名同学感兴趣.那么,现在我们怎样来解答这个问题呢?先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做出解答,教师巡视.最后,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给出各种解法. 解法一:在分析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50只动物都是鸡,对吗? (不对,因为50只鸡有100只脚,脚数少了.) 2.50只动物都是兔子对吗? (不对,因为50只兔子共有200只脚,脚数多了.) 3.一半是鸡,一半是兔子对吗? (不对,因为25只鸡,25只兔共有150只脚,多10只脚.) 怎么办?(在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我们可采取逐步调整,验算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4.若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那么动物总只数,脚数分别怎样变化? (当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时,动物的总只数不变,脚数比原来少两只.) 5.现在你是否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 (若学生回答还是感到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一半是鸡,一半是兔时多10只脚,做出5次如问题4所述的方法进行调整,即增加5只鸡,减少5只兔,则多出的10只脚就没有了,故答案是30只鸡、20只兔.) 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是解决了,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50和140比较小,比较简单,若它们相当大且又很复杂,那么像上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