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二中 周挽春起波澜的方法障碍法 抑扬法 对比法误会法 衬托法 倒叙法悬念法 夸张法 巧合法 起波澜的方法之障碍法什么是障碍法? 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为了达到最终的一个目的,一般而言,主人公要经过一个“失败,再失败,最终达到目的”的过程。这种模式就叫做障碍法。名家讲故事:三借芭蕉扇• 目的: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取经。途经火焰山,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通过火焰山。• 过程:一借 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四万五千里外。 失败 ----二借 是假扇。 失败 ----三借 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回。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 到达目的 ---障碍法叙事有波澜的原因• 读者要求有波澜:平铺直叙,见头知尾,则索然寡味;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则吸引读者。• 世事本身有波澜:生活本来多磨难,如实的反映就有波澜。 三借芭蕉扇• 过程:一借 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四万五千里外。 失败 --- 失败后灵吉菩萨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 二借 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害怕回了洞府,闭门不出。悟空变作一只小虫,飞入洞中,钻在茶沫之下,随茶水被公主喝入 肚腹之中,拳打脚踢,来回翻腾,公主腹中疼难忍答应借扇,却借给的是一把假扇。 失败 --- 失败后吸取教训,不能再得假扇要得真扇三借 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回。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 成功 --- 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壹.障碍设置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把最精彩得放在最后,集中笔墨写最后一次障碍。贰.下一个障碍的设置 ,要解决或区别于前面设置的障碍,要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做到水到渠成。设置障碍法的要领理一理文学作品中有波澜的情节•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水浒传》:《三上梁山》《三打祝家庄》•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 《孟母三迁》 考场作文 以《 未遂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一定的波澜。障碍法《吃苹果未遂记》 ---- 提纲障碍一 树太高爬不上去吃苹果未遂障碍二 用竿子打,苹果都掉地上摔烂了吃苹果未遂。障碍三 搭箱子站的老高用手摘得果子,可果子是苦涩的,吃苹果未遂。实战训练 为《 未遂记》拟写一个写作提纲。要求运用障碍法,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