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之第三板块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宜城市南营中学 朱光荣[摘要] 过去,初中语文教学,通常教学中的问题是由教师来设定的,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启发之下找到问题的答案。无疑,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大多是在教师事先设定好的框框里打转,这样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仍然受到束缚。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这种改“师问”为“生问”,就是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学习主动性 授之以渔 突破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 “学贵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通常教学中的问题是由教师来设定的,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启发之下找到问题的答案。无疑,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大多是在教师事先设定好的框框里打转,这样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仍然受到束缚。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这种改“师问”为“生问”,就是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以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赞可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 如何教给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