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一、整体感知: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二、问题研究: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后习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课后习题)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五、实题演练:1.首联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巴山楚水”和“二十三年”分别交代了作者被贬的地点和时间,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两个富有感情的词,表达了此句的情感。2.颔联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此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表达了怀念故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