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湖北十堰市房县城关四中 戢运凤初中思想品德的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累很多的知识点,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结合多年来教 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有趣的开头,能很快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可以用故事导入,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一节课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讲述《文化的多样性》一框时,我引用了《签约》的故事:中日双方的两个企业有合作的意向。于是中方派一女士前往日本谈判签约。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热情接待。开宴时,这一女士拿出餐巾纸擦拭餐具。日方代表叫来服务员,给这一女士换了一套餐具。女士又开始擦拭餐具。日方代表叫服务员又换了一套。女士又开始擦,日方代表的脸色有点儿不好看了,女士也一头雾水。晚宴在不和谐的气氛中很快结束了。日方代表告诉这一女士:“合作的事情到此为止”,然后走出了餐厅。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同学们也很奇怪,都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注意力一下子都被集中了起来。这时,我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文化的多样性。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二 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引导学生每天与鲜活而真实的时事链接,感受国家的方针政策,砥砺并形成正确的思想取向。要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就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不能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管理者;同时,课程本身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完全预设的、不能变更的教育要素,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让学生融到社会生活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人,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三 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