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上海考察心得 为期两天的考察结束了。从无锡的吴文化民俗村、苏州的定园、上海的新天地、城蝗庙到桃花源民俗村,无论是经营、服务还是建设给我的感受是两种极端。无锡的民俗村破败与新天地、城蝗庙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门口罗雀,一个是门庭若市,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不得不震撼,同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市场与机遇,让我们不得不深思。 虽说此次的考察没有我预想的结果,但从中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一、精致无处不在 上海新天地的建设与设计的定位都比较高,从硬件来看,每一项设施都体现了一个词“独居匠心”。而且根据网上的介绍,新天地的招租的对象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在现有租户中,85%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它每一个店铺的面积并不大,各零售商分别经营自己的产品,但每一个店的布局与物品摆放都极为到位,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风格。无论是桌子上的烟灰缸,还是室外既提供照明又提供供暖设施,都体现了新天地的精品意识。 新天地还有许多室外的临时摊位,它的摆放同样显现出了一种精致,产品的选择都相当居有民族特色,通过摆设方面的包装,配上相应的灯光,使产品的档次在无形中得以提升。所有的营业人员都统一着装,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宾交流。 通过这个点我觉得对于我们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各商店承租时对承租人进行优选,使承租人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能与公司的步伐相协调,其次是对于产品的摆设,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各承租人利用一些光学原理对产品的品象进行包装,再者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有效地途径提升各商店的对客服务是关键,重点在于提升服务语言和服务形象。 二、各季节创造不同看点很重要 此次去上海 XX 县区的桃花源,现在的季节景区是冷冷清清,只看到熙熙攘攘的园丁在栽果树,成片的桃园,可以让我们想象春天的繁花似锦,秋天的硕果累累。由于它的景区定位的单第 1 页 共 33 页一性,使整个景区的经营的季节性过于明显。我觉得只要它将景区的定位进行适当的改变,在 500 亩的土地上营造四季有果的景象并不是很难,应该说从 2007 年十四园葡萄、梨的热卖不难看出在当今经济条件之下,大家对于采摘游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 从我们景区来看,我觉得我们必须注重林象建设,就目前园区的绿化来看,过于单一,多以经济型常树种为多,无法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一年四季的林象都是如此,缺少变化。我建议能够对我们景区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块规划,营造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