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2019 年 10 月 14 日) 农业综合开发办 2019 年 10 月 7 日至 9 日,我有幸来到胶东,参加由县委组织部和威海国企党建培训基地联合组织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三天的时间里,活动组一行先后走进 XX 市刘公岛“甲午战争”教学版块、XX 县区“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XX 县区“胶东育儿所”等 4个市区 7 个教学点。虽然时间较短,但身处革命圣地,聆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凝视一块块栩栩如生的展板,观看气势磅礴的 3d 视频,端详一件件普通却凝聚非凡历史的文物,肃立在简朴而狭小的会议室,行走在布满沧桑的遗址,时而泪眼朦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而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时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行程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 XX 县区的崖子镇田家村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旧址。整洁的石砌小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走进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仿佛回到了 70 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纪念馆中,通过幻影成像的方式,播放着根据胶东育儿所“乳娘”原型精心编排的舞台剧《乳娘》,一声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唤,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无一不泪湿衣衫,泣不成声;央视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让我们能够更直观了解胶东乳娘感人事迹和乳儿艰辛的寻亲故事;育儿所乳母家的旧址共 10 处院落,每家正房墙上都挂着二维码,扫描可以在线语音讲解,里屋的墙上视频也都循环播放着院落主人乳母的感人故事:乳娘们待乳儿视如己出,在艰难困苦时呵护有加,在病魔危险前挺身而出,在父母来寻时忍痛割爱,在乳儿成才之后不图回报......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为民族大义,有的同志不得不抛下刚入人世的亲生骨肉。1942 年 7 月,中共胶 XX 县区党委在牟海县(今 XX 县区)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第 1 页 共 2 页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300 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 1223 名革命后代,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为了隐蔽,孩子们分散放在乳娘、养父母家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就靠乳娘、养父母照料。敌人来了,这些孩子也靠乳娘、养父母和父老乡亲们保护他们。在日军残酷的“扫荡”和多次迁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