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跑道——社会调研心得 本次小组作业,我们围绕“夜跑”的主题,以营造夜跑空间为调研目标,对河西大学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沿江分光带,河东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 XX 县区,烈士公园,福元路,贺龙体育馆,以万达东侧轩辕殿社区,盐道平社区为主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调研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的主题随着调研的深入,实际问题的显现几次发生变动。随着问题的清晰,调研范围不断缩小。整个调研是个选择方向,解决问题的过程。 最初,我们通过新闻,“宝鸡女老师夜跑遇害”关注到城市上班族夜跑现象,因此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安全问题。我们首先发放网络问卷以了解人们对于夜跑的认知。之后,我们根据运动 app 选取了河西夜跑较为活跃的几个地点作为我们的调研基地(桃子湖路口,支路八到一桥附近滨江风光带,麓山南路),并进行问卷的发放以及访谈。我们将河西跑步人较多的道路进行罗列,让受访者对这些道路进行安全评分,并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十字路口,步行街,普通道路等等)进行安全评分,再画出自己的跑步路线。调研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认为,现在的夜跑活动是很安全的,只有个别受访者提到极端事件,如车祸,飞车抢劫,与此同时我们对各个道路进行了车流量人流量的统计,将实地与数据相对应,试图分析其中规律。随后我们试着对发现的极端安全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法,我们拟选出夜跑活跃的道路,通过物理空间的标识或改造把他们连接成环,在这个夜跑环上每 500 米设置一个安全亭,拟在安全亭中发放安全手环,可对夜跑者进行实时定位,手环设置交互功能,使手环使用者可以相互联系,结伴夜跑。 该阶段调研为期两个月,过程当中,我们过于投入于自己的想法,期间没有进行逆向思维,当我们把成果设想和受访者分享沟通时,受访者表示手环定位功能,早已出现,我们研究的价值有限。之后我们开始思考调研方向的转移。 第二阶段,我们首先分析了长沙的运动设施分布,绿地景观分布。我们发现,长沙河东商业最为集中的 XX 县区地块,竟第 1 页 共 24 页然没有绿地分布,无论从地块任何一点出发,到达最近的景观和运动场地都需要步行 20 分钟以上,很不方便。于是我们把调研范围聚焦到长沙老城中心区,地块北至中山亭,东至蔡锷路,南至黄兴广场,西至潇湘中路。(包含万达,轩辕殿社区盐道平社区,中山亭,乐和城,太平老街及周边老房,黄兴路步行街,解放西路,百果园社区""),我们走访了地块所有街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