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认知升级——《精力管理》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的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对于精力管理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认识呢。今天小编整理关于《精力管理》的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书籍是人类的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这句话从小我就听说过,但是仅限于听说。我对这句话有深刻的感受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感觉自己腹中空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开始去阅读,去寻找那黄金屋和颜如玉。 一本好书,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审视自己,看清世界,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我最近看的书《精力管理》。 精力是一种能量,它来源于人的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它会被消耗,也能补充。 精力管理有四个原则 原则一。全情投入,做到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原则二。保持节奏,学会休息,以平衡精力的消耗。 原则三。模仿运动员的系统训练,摆脱舒适区,不断突破提高。 原则四。用习惯代替自控。积极的仪式必不可少。 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 读书收获 1、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无法改变每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这是一次认知的地震,从前的自己一直把时间管理奉为提高效率的法宝,专门买了时间管理的书,去罗列行动清单,把时间分片,机械的去执行。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了我们能管理的只有自己的精力,这是一次认知升级的阅读。 2、劳逸结合的平衡 在忙里偷闲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一个理由劳逸结合嘛。但是自己没有深层次的去理解劳逸结合的含义,每次玩完之后总是第 1 页 共 2 页无限的自责。能量是守恒的,有消耗,就必须要恢复才可以让这个系统长时间运转下去。之前的自己总是把自己的任务清单排的满满的,周六日都不放过,不断的压榨自己。最后就是时间没有少花,但是没有出什么成果。遵循自然发展道理,才可以产生好的结果,所以以后要对自己好点,让消耗和恢复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3、用积极的仪式习惯代替意志 有研究机构的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 5%是自我意识支配的。我们是习惯的造物,因为我们的行为有 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我们被问到为什么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最常听到的答案是习惯了,可见习惯的力量有多大。仪式为我们人生中的重大时刻赋予了不同的特别意义。我曾看到一位 007 的战友写过一篇《爱情需要仪式感且重要得不可或缺》,也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