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心得体会 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可以重复,工作可以重复,季节可以重复,只有生命,一去不复返,永不回来。煤矿企业是个高危的企业,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煤矿生产最重要的是安全,而最难的也是安全。在各类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一、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通过对历年来煤矿事故发生的因素分析可知,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的因素,即人的行为不规范指行为人,没有严格执行井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客观方面的因素,即物的不安全,包括井下生产条件和设备等方面的状态不稳定和运行不安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规范行为表现为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上。例如:不熟悉井下一线生产工作流程的瞎指挥,不熟悉专业技术业务不负责任的乱决策,不了解井下地质和生产条件的冒险蛮干,违反“三违”的违章作业等情况。客观方面主要是生产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在工程质量的不符合标准要求,以及装备有隐患等方面。 人的个体素质所导致的不规范行为的影响。由于人的个体素质低下所形成的不规范的行为可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思想意识认识不足,甚至对事故隐患熟视无睹;二是冒险蛮干、瞎指挥,这就注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所以,煤矿井下生产要做到预防事故,首先要把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根据煤矿井下生产的特点和煤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可以把衡量煤矿职工队伍素质的标准分为两个方面:即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人队伍素质。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靠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安全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丰富的安全工作经验、丰富的井下一线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提高工作质量等六个方面。提高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从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树立遵章守纪观念、提高操作技能、提高保安能力、丰富安全知识、丰富安全生产经验这六个方面第 1 页 共 3 页来进行。 培训工作和法制手段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方法。当人的素质达到一定程度时,不规范的行为就会随之减少以至消失,也就能防患于未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经过培训和思想教育后都能达到较高的素质,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这就需要法制的手段,用法规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之达到规范化。 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