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六校 2015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答案1、D.(D 项表述过于绝对 “更多地属于”不能绝对化地表述成“完全属于”)2、B.(B 项 “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应该是作者的观点。另外,“唯有它才能激发屈原的灵感”属于无中生有。)3、C.(C 项,“根本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根本原因应该是本段论述的重点内容“思想形态”,而不完全是“首都的位置”)4、D(能:和睦)5、B(②是说明李燮能够与人交往无所亲疏;③侧面表现;④是别人诬陷的罪名)6、B(原文是“勿妄与外人往”“祸重至矣”曲解了原文。)7、(1)您与我父亲有恩义,又有古人的节操,现在我把孤儿托付给您,李氏家族的存亡 ,希望就在您了。(得分点:“执义”“委”“其”倒装句式各 1 分,大意 1 分)(2)刘续在安平国没有政绩,又被妖贼俘虏,守国不称职,玷污了朝廷,不应该恢复他的封国。(得分点:“政”“称”“损辱”被动句各 1 分,大意 1 分)8、描写了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抒发了人们赏秋、乐秋之情。(2 分)楼台为皎洁的明月所照亮,庭院里散发出秋花秋果的清香。赏景的人在美景下往往,也都是“笑吟吟地”。(1 分)为下文作者抒发风雨悲秋之意做铺垫(蓄势)(答“反衬”亦可)。(2 分)9、“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这两句表面上写想秋天也会使人悲伤,忧虑重阳节时多风多雨的天气。(2 分)实际上“风雨”,一语双关(或比兴或象征),“风雨”不仅是自然气候的,更暗喻南宋国运日衰,风雨飘零之意。(或答悲秋不仅仅为秋日自然风雨悲伤,更为南宋国运日衰、风雨飘零而悲)(2 分)通过时节变化的描写反映作者对当时政局恶劣、国势衰微的忧虑之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悲叹。(2 分)10(1)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11、(1)DC(答 D 给 3 分,C 给 2 分)A 项“主要目的是说明猎人打猎十分机灵”属无中生有,插叙猎人与熊搏斗是为了说明猎人遭遇险境时,猎狗帮助他脱离险境,狗通人性,能助人一臂之力,后面的“既……又……”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 B 项猎人没有刺死猎狗的原因分析概括不正确;E 项对小说主旨的表述错误。(2)①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天气环境;②渲染了一种冷峻的气氛;③为下文猎人不慎掉进深坑饥寒交迫,濒临绝境做铺垫;④反衬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