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存数据库基础介绍VIP免费

内存数据库基础介绍_第1页
1/17
内存数据库基础介绍_第2页
2/17
内存数据库基础介绍_第3页
3/17
常用内存数据库介绍 1 1 . 内存数据库简介 2 1 .1 概念 一、什么是内存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所有数据都放在磁盘上进行管理,所以称做磁盘数据库(DRDB:Disk-Resident Database)。磁盘数据库需要频繁地访问磁盘来进行数据的操作,由于对磁盘读写数据的操作一方面要进行磁头的机械移动,另一方面受到系统调用(通常通过 CPU 中断完成,受到 CPU 时钟周期的制约)时间的影响,当数据量很大,操作频繁且复杂时,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近年来,内存容量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跌,操作系统已经可以支持更大的地址空间(计算机进入了 64 位时代),同时对数据库系统实时响应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充分利用内存技术提升数据库性能成为一个热点。 在数据库技术中,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使用大量的内存。一种是在传统的数据库中,增大缓冲池,将一个事务所涉及的数据都放在缓冲池中,组织成相应的数据结构来进行查询和更新处理,也就是常说的共享内存技术,这种方法优化的主要目标是最小化磁盘访问。另一种就是内存数据库(MMDB:Main Memory Database,也叫主存数据库)技术,就是干脆重新设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查询处理、并发控制与恢复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更有效地使用CPU 周期和内存,这种技术近乎把整个数据库放进内存中,因而会产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两种技术的区别如下表: 内存数据库系统带来的优越性能不仅仅在于对内存读写比对磁盘读写快上,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抛弃了磁盘数据管理的许多传统方式,基于全部数据都在内存中管理进行了新的体系结构的设计,并且在数据缓存、快速算法、并行操作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而使数据处理速度一般比传统数据库的数据处理速度快很多,一般都在1 0 倍以上,理想情况甚至可以达到 1 0 0 0 倍。 而使用共享内存技术的实时系统和使用内存数据库相比有很多不足,由于优化的目标仍然集中在最小化磁盘访问上,很难满足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的要求,设计的非标准化和软件的专用性造成可伸缩性、可用性和系统的效率都非常低,对于快速部署和简化维护都是不利的。 3 2 . 内存数据库历史和发展 一、雏形期 从上个世纪 6 0 年代末到 8 0 年代初。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主存数据库的雏形。1 9 6 9 年IBM 公司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并作为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在设计IMS 时,IBM 考虑到基于内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存数据库基础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