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职教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 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内容为主,一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 6 学分,课内学时 120。教学中注意运用案例和讨论的方式开展互动式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实际练习和调查讨论活动应该占全部课时的 40% 。 二、各章学时分配 第一章 农业推广概论 (8 学时) 第二章 农业推广原理 (12 学时) 第三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12 学时) 第四章 农业推广体系 (12 学时) 第五章 农业推广方式 (12 学时) 第六章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 ( 12 学时) 第七章 农业推广沟通 (14 学时) 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