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树之歌知识与能力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带木字旁的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各种树木,了解各种树木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利用课件和生字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3.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十一种树木及其特点、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拓展植物知识,了解植物国宝,培养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读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了解木字旁,联系以前学过的带木字旁的字,进一步积累巩固。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课后三句有关树木的格言。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一些树木的图片,提问激趣:同学们,大家认识图片上的这些树吗?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点名请学生回答)2.导入新课:树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和动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好伙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让我们一同来认识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鼻音“耐”,翘舌音“掌、装、守、杉”,前鼻音“银”和后鼻音“桐、杨、枫、松、疆”。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杨、桐、枫、柏、棉、杉、桂”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松、壮、化”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谜语示例:一个老爷爷,靠在树上歇。(谜底:松)装束很多,独缺衣裳。(谜底:壮)一人手拿一把刀。(谜底:化)(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杨”右边起笔略低于左边,横折折折钩要书写端正,折笔内收,保持重心“枫”右边第一笔竖撇要拉长,横斜钩稍向右下倾斜,里面撇短、点稍长。“松”右边撇短、捺长,撇折向右上取斜势,末笔点略短。“棉”右边要写紧凑,上面“白”略窄小,下面“巾”要写宽一点。“杉”右边三撇平行,间距均匀,首撇稍短,中撇最短,末撇最长。“化”书写右边时注意笔顺,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易错提示:“壮”右边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写成“土”。“柏”右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