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老河口市委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老河口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及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促进科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现就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目的意义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营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青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目的在于建立富有我市特色的青少年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党的助手作用,最大限度地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为目标,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重点难点,切实在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青少年组织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青少年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全市青少年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整体工作有进展,重点项目有亮点,体制机制有创新,阶段性工作有成效”,力争在2011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2012年底完成重点推进项目。三、实施项目(一)建立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机制1、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就学就业的服务力度,探索进行长效联系管理和教育帮扶。针对我市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联合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通过与闲散青少年群体之间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多渠道、全方位为闲散青少年寻求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另外,鼓励闲散青少年创业致富,对那些有一技之长,没有资金基础的闲散青少年提供小额贷款,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2、完善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犯罪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让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校团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改革现有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加大道德教育的分量,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强化普法意识,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比重。3、建立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校青少年法制辅导员制度。一是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积极组建未成年人普法讲师团,深入社区、深入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大大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在全市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二是开展“未成年人法律学校”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室和场地,聘请我市“青少年维权岗”单位专业人员、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针对在校学生、农村未成年人、社会闲散青少年,通过集中授课、事迹报告等形式,帮助未成年人学法、守法。在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疏导、消除学生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困难,帮助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4、建立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联点帮扶关爱机制。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基本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关爱服刑人员留守子女主题活动,让服刑人员子女这一特殊留守儿童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爱与温暖,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联合戒毒劳教所在学校内开展“现身说法、以我为诚”警示教育活动,联合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教育局开展模拟法庭,借此来警示未成年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1、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社会工作者工作体系,拓展社会工作者服务领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