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面镜成像实验练习 一、实验题 1.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F 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 板沿AO 方向射到O 点,在右侧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测量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的目的______。若将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 板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蜡烛B 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 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若蜡烛B 在桌面上始终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细心的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 的两个相距很近的像,这是由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在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形成的两个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应选用较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2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此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 跟蜡烛A 的像重合,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转换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 (2)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从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 (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 (4)若玻璃板向前倾斜60°角,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