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破裂带安全施工方案与砼冬季施工方案汇编破裂带安全施工方案1、工程设计概况本项目为 xxxx 标段,全线均为双向四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0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 2×13.0m。本xx 隧道左、右线起止里程均为 K65+716~K66+230(长链12.3m),长 526m。隧道围岩地质情况较差,主要为 V 级、IV 级、Ⅲ级围岩,其中 V 级围岩为 134m,占隧道全长的 26%;IV 级围岩为 256m,占隧道全长的 49%;Ⅲ级围岩 136m(按 IV 级围岩级别支护),占隧道全长的 71%。xx 隧道右线起止里程 K67+605~K69+700,长 2095m,左线起止里程 ZK67+605~ZK69+7,长 2095m。隧道围岩地质情况相对较好,主要为 V 级、IV 级、Ⅲ级围岩,其中 V 级围岩为 157m,占隧道全长的 7%;IV 级围岩为 617m,占隧道全长的 30%;Ⅲ级围岩为 1318m,占隧道全长的 63%。2、地质及地形本合同段处于赣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山势非常陡峭,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 134.7~746.5m 之间。路线跨越低山丘,间夹溪流冲沟,地形起伏大,切割强烈,沟谷多呈“V”字型,植被发育。沟谷内有常年性流水及部分季节性流水,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区域地质条件较差,褶皱及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且相互穿插切割,按其结构和延展方向可分为东西向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和北北东向华夏系构造体系等三大构造体系。隧道区主要发育三组节理。地区地质表层为第四系坡积、残坡积覆盖层,基岩主要为石英砂岩。主第 1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二叠系、石炭系和晚元古界震旦系等,无重大地质隐患。隧道区发育 2 条断层:F1 断层起止桩号 K69+186~K69+206(左)、K69+186~K69+188(右),断层倾角 108°,倾角 82°,破裂带宽度20m,断层上下盘为变余砂岩夹板岩,破裂带赋水丰富。F2 断层为起止桩号 K69+634~K69+2664(左)、K69+615~K69+645(右),断层倾角109°,倾角 72°,破裂带宽度 30m,断层上盘为变余砂岩夹板岩,下盘为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破裂带赋水丰富。二、断层破裂带安全施工方案隧道洞身段Ⅳ、Ⅴ级围岩段及断层破裂带,围岩强度较低,在不利构造面组合切割作用下极易发生塌方现象,为保证隧道安全通过软弱围岩段,根据“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以防为主,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1、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首先采纳 TSP203 超前地质预...